5位园区“优等生”缘何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6次

 6月12日上午,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并讲话。

  座谈会上,株洲市、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郴州高新区、娄底经开区、靖州产业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如何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这5位园区“优等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如何促进园区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推动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株洲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3%,制造业税收突破100亿元。与2020年相比,全市园区亩均税收增长32%。”座谈会上,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向大家公布了这组数据。

  成绩的取得源于株洲以改革为抓手,推动园区战略聚焦、市场化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经过调整优化园区定位,株洲高新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装备,株洲经开区布局北斗产业,荷塘高新区重点发展硬质合金。”曹慧泉表示,株洲正在加快形成错位布局、各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如何建设自贸“新高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提笔作答:积极发挥制度创新引擎作用。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去年以来,长沙片区加强集成式制度创新,取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邮快跨”业务集约监管新模式等国家级成果11项。

  作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合作共建产业园,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已引入7家工程机械相关企业在内的16个项目。

  “达产后,可带动湖南工程机械年出口100亿元以上,节约生产成本8%以上。”长沙片区管委会主任谭浩然在座谈会上透露。

  郴州高新区连续两年居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排名第一。今年1至5月,园区实际使用外资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有何“秘诀”?郴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卫东在座谈会上给出了答案:项目为王。

  “我们组建了2家招商公司,设立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联络处,两年招引2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6个,投资总额557.68亿元。”王卫东进一步说明。

  如今,在郴州高新区,一个个重大项目正拔地而起,挺起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产业园区如何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做强主导产业?娄底经开区作出了积极探索。

  娄底素有“钢城”之称。娄底经开区立足“钢”基础,做好“链”文章,走出了一条由普钢向高强钢、硅钢、汽车用钢升级的产业转型之路。

  “我们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高水平建设‘材料谷’科创中心,培育涟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大创新平台。”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说。

  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南竹之乡”,全县茯苓交易量占全国的70%以上,杨梅年产量6.9万吨,南竹种植面积21.6万亩。

  “靖州产业开发区坚持‘有什么优势资源就发展什么特色产业’的原则,结合‘三个之乡’资源优势,构建了‘一主一特’发展格局。”座谈会上,靖州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吴展树透露,2023年底,园区主特产业集聚度达84.5%。

  从会上5位“优等生”的经验来看,产业园区的先进制造集中度、创新“浓度”、开放程度是全省最高的,已成为全省经济优质高效发展的强劲引擎。

  据省发改委介绍,2023年,湖南省136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以占全省约0.5%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省约36.3%的地区生产总值、74.2%的规工增加值、36.2%的税收。